排鼓是鼓类乐器的新品种。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中央广播民族乐团蔡惠泉、杨竞明等根据民间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制作而成,以后又不断有所改进。排鼓由五个大小不同、发音有别的鼓组成一套。鼓身高29至33.3厘米,上口面直径16.7至37厘米,下口面直径11.7至37厘米。每个鼓的两面鼓框外径相同而内径不一,可发出音高不同的两个音来,故五个鼓有十个音。排鼓发音激烈、跳荡,高音坚实有力,中、低音宽厚宏亮,尤擅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情绪。
关于排鼓的历史记载
 
  中国打击乐以其多样和富于变化的音色,为传统民间戏曲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在历史上鼓和锣这两样至今仍被广泛演奏的中国传统乐器,其起源和发展多有学者研究,其种类及制造的过程,是想深入去探索的,在此先初步探讨现代台湾国乐团中常见的鼓、锣类及其鼓棒、架子之形制,以作为研究中国传统打击乐器的开端。
 
  关于排鼓,范晔的《后汉书·马援传》中有:“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排鼓。”这是对排鼓的最早记载。晋人裴渊在《广州记》中写道:“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房玄龄《晋书·南史》:“广州夷人,宝贵排鼓。”当时的广州地域很大,包括今两广绝大部分。骆越系秦汉以前百越民族中的一个部族,即今之壮族。隋唐以来的文献中,更多见到两广、滇、黔、川和湘西等地有关铜鼓的记载。《隋书·地理志》:“自岭以南,二十余郡……并铸铜为大鼓,初成,悬于庭中,置酒以招同类。”唐代杜佑《通典》:“排鼓,铸铜为之,虚其一面,覆而击其上。”提到只有一个鼓面。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中描写排鼓形象时写道:“蛮夷之乐有排鼓焉,形如腰鼓,一头有面,鼓圆二尺许,面与身连,全用铜铸,其身遍有虫鱼、花草之状,通体均匀,厚二分以外,炉铸之妙,实为奇巧,击之响亮,不下鸣鼍。”南宋诗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满鼓皆细花纹,极工致,四角有小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