狍哨,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族边棱气鸣乐器。因使用桦树皮制成,故又称桦皮哨。鄂伦春语称皮卡兰。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等地。
狍哨介绍
 
  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族人民,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原始林区,他们以狩猎为生。狍,又称狍子,是鹿的一种,体长一米有余,尾短小,不超过三厘米,雄狍有角,常栖息于山坡或密林之中。鄂伦春等族猎手,创制出小巧的诱猎乐器——狍哨。每逢夏季七、八月间,正值狍仔乳毛未退之际,猎手们隐蔽在密林间,吹响模拟狍仔叫声的狍哨。外出觅食的母狍就会迅速奔回,密林深处的恶狼和黑熊也会寻声而至,前来捕食狍仔。猎手们齐心射杀狍子,有时还能猎获中计的狼、熊,可谓双获丰收。
 
  狍哨用一片桦树皮折制而成,树皮长5厘米、宽2厘米,将其对折,用剪刀剪成上弧下平形状,有如半截大拇指,周边用树胶粘贴,留上弧顶端缝隙为吹口,吹口长0.4厘米~0.6厘米、宽0.2厘米。将两个狍哨并排绑扎在一起,即为双狍哨。
 
  吹奏狍哨时,将吹口置于两唇间,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中指托持狍哨下端两侧,便可吹气发音。其音尖细而高亮,用于模拟狍仔惊叫声,可诱捕母狍和想吃狍仔的狼、熊等野兽。
 
  如今,狍哨不仅为鄂伦春等族青年男子所拥有,也为未婚女子所喜爱。从春至夏,由夏到秋,姑娘们在山林间、小溪旁,时常吹起桦皮哨,那脆亮的音响、那悠扬的声调,在天地间回荡,飘落在青年猎手的心坎上。这世代流传的民间古乐器,今天又成了青年男女恋爱的“红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