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三胡是源于奚琴类型的拉弦乐器。从清代初年起,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渐频繁,使拉弦乐器出现了许多新的品种。中国著名的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三十四章)中说:“到了清代,除了原有二弦的胡琴或二胡之外,又出现了四弦的四胡,专用于伴奏京剧的京胡……少数民族地区也出现了不少拉弦乐器,如……西南阿细族的三弦胡琴。”这种三胡大约出现于清代晚期的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年—1874年),是在汉族竹筒二胡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三胡的历史发展
  七十年代制成的三胡,造型优美、协调,3个螺丝弦轴横列琴杆上部,琴头呈弯脖形。琴杆是前平后圆的椭圆杆,不仅增强了抗弯强度,而且便于演奏、手感良好。琴筒为扁八方形,蒙以皮板厚实的蟒皮。3条琴弦在千斤和弦马上都呈阶梯排列。采用双毛弓,一束弓毛夹于d1、a1弦之间,另一束弓毛处于a1弦之外。它既有二胡的音色,又有中胡的低音音色,既能演奏单音旋律。又能演奏和弦。
 
  七十年代末制成的三胡,琴筒为六方形,较二胡筒稍大,蒙以较厚蟒皮。琴杆直径较粗,并在靠近琴筒的上方向内凹进。采用固定千斤,凹形弦马、琴弦按四、五度定为a、d1、a1。低音a弦的音色柔和、淳厚,二、三、四把位尤能与小提琴G弦的音色媲美。由于四、五度定弦,增加了表现能力,使所奏乐曲的民族风格更加鲜明。
 
  八十年代初研制成功双筒三胡。它的琴筒分内筒和外筒两部分。内筒呈八方形,筒后口装音窗。并开有一圈立体音孔。外筒前口呈扁八方、后口为正八方形。弦马也分内马和外马。3条弦定为(g、d1、a1)音,外筒张g弦,内筒张(d1。a1)两弦,使用双毛弓。这种双筒三胡。有二胡的传统音色,音响宏亮,并可运用二胡的全部演奏技巧,丰富了和声效果。
 
  三胡尚未定型,它的研究和改进工作仍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