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双簧气鸣乐器。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唢呐的音色雄壮,音量较大,管身由红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苇哨的铜芯,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碗口。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南方是“八音”乐器中的一种,在河南,山东称作喇叭,有百鸟朝凤、豫西二八板等著名曲目。
气鸣乐器唢呐介绍
    唢呐发音穿透力、感染力强,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发展为传统唢呐与加键唢呐,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管弦乐团以及民族交响乐团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
 
    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
 
    到了近现代,唢呐成为中国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在广东地区,唢呐又被称为嘀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