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簧,用铜或铁制成,也有用子弹壳来做的,常见的有钳形、环形、剑形、叶形、梨形等多种。《清朝通典》记述的铁费呈错形。这种铁簧在东北的达斡尔族、赫哲族、新疆的柯尔克孜族、青海的撒拉族、广西的瑶族地区较为流行。
铁簧介绍

  我国各少数民族,对铁簧都有自己的称呼。满族称莫库尼,赫哲族称空康吉,达斡尔族称本库连,鄂伦春族称朋奴化,锡伯族称墨免纳,回族称口口、口儿,哈萨克族称阿吾孜考姆兹,柯尔克孜族称奥孜考姆兹,维吾尔族称埃额孜考姆兹,塔吉克族称库波弦,彝族称和贺,傣族称比短、比铃短,景颇族称占共、阿保,傈僳族称玛哥,苗族称加、卡水、会将,瑶族称弹琴、床头琴,克木人称弄、巴特弄。

  铁簧,汉魏以来文献中才有明确记载,表明是一件用铁制成的横在口中演奏的乐器。东汉刘熙在(释名·释乐器)中说:“……簧,横也于管头横施于中也;以竹铁作,于口横鼓之,亦是也。”北宋陈面在《乐协(卷一二三)中有:“有空中之簧,有非签中之簧”。这后者即指铁簧而言。并在(乐书》中(卷一三一)载有当时民间流行的铁叶簧,这是目前见于文献里的最早图像。(乐书):“民间有铁叶簧,削锐其首,塞以蜡蜜,横之于口,呼吸成音,岂簧之变体软?”清乾隆敕撰的(清朗通典》中,记述了皇太极平定蒙古部族察哈尔时,曾获得一种由胡笳、胡琴、口街琴和六弦筝四种乐器合奏的蒙古乐“销吹”,在谈到口街琴时说:“以铁为之,一柄两股,中设一餐,末出股外。横簧转舌,嘘吸成音。”《大清会典图》(卷四十)和刘锦藻的(清朝续文献通考》中,对铁簧也都有详细记述和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