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唢呐地域分类
2021 05-08
客家唢呐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鼓手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客家唢呐分悲调和喜调,喜调轻快、欢乐,吹奏时激昂雄浑、和
-
唢呐按长短分类
2021 05-08
大唢呐:杆长42~57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50厘米的(又名“大杆子”)。流行于东北、山海关和冀东一带。哨用芦苇制成,哨片多呈口袋状,吹起来声音雄壮宏大
-
唢呐的基本构造
2021 05-08
唢呐由哨、气牌、侵子、杆和碗五部分构成。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
-
唢呐是什么乐器?气鸣乐器唢呐介绍
2021 05-08
唢呐,双簧气鸣乐器。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唢呐的音色雄壮,音量较大,管身由红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苇哨的铜芯,下端套着一个
-
姊妹箫的演奏方法
2021 05-08
姊妹箫,布依族、苗族吹口气鸣乐器。布依语称乌里乌鲁。苗语称占得息、力布、咪咪。汉语称姊妹箫。流行于贵州省黔西南、黔南、安顺等地区的兴义、惠水、
-
姊妹箫的形制结构
2021 05-08
姊妹箫的管身竹制,由两支长短、粗细、音高均相同的六孔箫管并列绑扎而成。多使用当地出产的水竹制作,规格大小不一,管长25厘米~40厘米、上端内径1.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