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管的发展历史

    喉管又称“竹管”,传统吹奏乐器,它是在中国民间乐器管子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一种双簧气鸣乐器。喉管在问世之初,是广东省的街头小贩招揽生意的一种工具,到了二十世纪20年代末期,它才开始在广东音乐和广东粤剧中应用,后来,普遍地流行于广东和广西地区。
喉管的发展历史
    喉管是中国传统吹奏乐器,由管子发展而来,流行于两广地区。喉管又称“竹管”。在管子的基础上,于管身下端加碗而成的民间乐器。最初为广东街头小贩所用,20世纪20年代末期,始在广东音乐和粤剧中应用,后来普通流行于两广地区。20世纪50年代初,音乐工作者在喉管的基础上,将原来的筒音f 往下移低小三度到d,作为中音喉管,移低到A,作为低音喉管,在民族乐队中用于合奏或为粤剧伴奏。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加键喉管。管身上加装键子,开有18或19个音孔,并设有一个泛音孔,解决了超吹(如筒音g,超吹发d2音),不仅可以奏出半音阶,适于转各种调,而且音域扩展到二个半八度,使喉管一跃而成为独奏乐器。在声部配套上,也发展成为中音、次中音、低音和倍低音四种喉管,显著地丰富了民族乐队的中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使之饱满、丰厚。在音色上,不论演奏旋律或和声,都较排笙或低音唢呐融合、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