铓筒是什么乐器?铓筒介绍

  铓筒,是彝、傣、满、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傣语称筚相短、哈亚。汉语称桶子、大铜角。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及辽宁、吉林等地。
 
  铓筒的形制结构:
 
  管体铜制,上小、下大、底空,由上、下两节组成。上节为吹管,管体细而长,顶端固定号嘴。下节为共鸣筒,呈钟形或喇叭形。不用时,上节管体可收缩进下节里,用时再拉出。彝族、傣族的铓筒,规格较小,全长89厘米,其中上节吹管长56厘米,号嘴直径4厘米,下节共鸣筒长33厘米,下端喇叭口直径19.5厘米。吹奏时,双手将铓筒高举,双唇贴近号嘴吹气发音,音量较大、音色低沉。善于吹奏的民间艺人运用循环换气法,可吹出一两个起伏较大的长音,民间称为“三起三落”。它常常和大巴拉一起吹奏,用于民间婚嫁、喜庆节日等场合,是不可缺少的低音乐器。也偶尔用于民间器乐合奏。
 
  铓筒的演奏场合:
 
  满族的铓筒规格较大,全长178厘米。吹奏时,一人在近喇叭口处的铜环上系带,挂于肩上,另一人手持铓筒吹管吹奏。可吹出单音,音量洪大而低沉。用于民间婚丧喜事和隆重仪式等场合。
 
  铓筒的现状: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有满族铓筒一支。全长181厘米,上节长79厘米,号嘴外径6厘米、深1.2厘米、孔径0.5厘米,下节长102厘米、喇叭口直径23.7厘米,口外缀有铜环,制作工艺精细,外表涂以浅紫色漆。此铓筒曾由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珍藏,50年代捐献国家。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