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鼓的制作方法

  蜂鼓是瑶族、壮族和毛南族膜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每当庆祝丰收和欢度节日之际,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便身着盛装,在蜂鼓的伴奏下欢歌畅舞。
蜂鼓的制作方法

  蜂鼓,鼓身先用黄泥捏成,然后入窑烧为陶瓷,两端粗大、中间细小,形似蜂腰。全长50厘米~64厘米,鼓腔的一端呈圆球状,最大直径20厘米~22厘米,顶端敞口(鼓面)较小,直径只有7厘米~10.5厘米;鼓腔的另一端呈喇叭状,顶端敞口(鼓面)较大,直径14厘米~20厘米。鼓腰细如蜂腰,直径5.8厘米~8厘米,鼓腔两端相通,壁厚1厘米。鼓的两端蒙以牛皮或羊皮,鼓皮附于圆形铁圈上,铁圈四周置铁钩数个,通过绳索连结系紧,并可调节鼓皮的张力,以改变音高和音色。在广西百色地区靖西县等地,也有木制的蜂鼓,鼓皮不用绳索绷紧,而直接用鼓钉固定在鼓的两端,鼓身涂以朱漆,两端并绘有黄色小菱形图饰,外表也很美观。

  相传产生于唐代,是在民间跳神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因主要伴奏乐器蜂鼓而得名。蜂鼓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江一带的壮族村镇。从前每逢年节或祈祷丰年时都要演唱蜂鼓,除祭神驱邪、消灾祈福的内容外,还演唱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唱本都是七言韵文的长篇唱词。蜂鼓由一人说唱,以唱为主,并有简单的舞蹈动作。伴奏乐器除蜂鼓外,还有小堂鼓、锣、钹等打击乐器,后又增添了唢呐。蜂鼓的唱腔原有几十个曲牌,后来失传很多,现存7种曲牌,有〔呼溜亮里调〕、〔呼儿溜调〕等。

  蜂鼓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在壮族逢年过节、婚丧、祈庆丰收和祭祀祝寿。